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搞好...

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搞好民生要特别注“补短板兜底线”,才能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兜底线”的做法是(   )

“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兜底线”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握“短板”指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故“补短板” 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②④适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市场调节的弊端,①不适合题意;③中的消除差距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科学的宏观调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表示M商品需求曲线的变动情况横轴为M商品需求量Q,纵轴为M商品价格P,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M的互补品降价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到D1的变动方向

B.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到D2的变动方向

C.增加M购置补贴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到D1的变动方向

D.人民币升值引起国外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到D2的变动方向

 

查看答案

2013年,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的汇率为16,甲国生产M商品售往乙国用乙国货币表示为每件售价12个单位货币。2014年,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升值2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两国贸易中,不利于甲国的        ,甲国生产的M商品售往乙国,每件用乙国货币表示为        (   )

A.进口14个货币单位            B.出口14个货币单位

C.出口10个货币单位            D.进口10个货币单位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演讲。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材料二习近平说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大块头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我愿谈几点看法:第一,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不动摇,任何动荡和战争都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维护和平,中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这条道路。第二,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动摇。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全方位加强和拓展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中国发展对世界各国是重要机遇。第三,中国坚持促进亚太合作发展,政策不动摇。中国将坚持以邻为伴,与邻为善,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对涉及中国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中国人民也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第四,我们主张各国不论贫富、强弱、大小一律平等,中国一贯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处理同有关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上述材料中的讲话时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及基本内容的?(10分)

 

查看答案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9月,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天津年会上回答美国铝业公司董事长Klaus Klemfeld提问时说:你们大家都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但对中国政府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情况。我可以告诉你,截止到8月份,今年中国的城镇新就业已经接近1000万,也就是说接近我们全年目标。

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沙特石油公司总裁提问时说:你问了我一系列的挑战,所以逼得我只能说要宣战。我说要向污染宣战,就是我们要用决胜决战的信心、措施来治理污染。对中国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大气和土壤污染,它直接关系到人们每天的生活,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也关系到食品安全。所以,中国政府必须负起责任,向这几个重要领域的污染进行宣战。

材料三关于经济增长,李总理重申经济仍处于合理区间。他认为7—8月份 疲软的发电量、信贷等数据是高基数,外部经济低迷以及内部深层次矛盾造成的正常调整,符合政府预期。只要就业不出问题(1-8月就业几乎完成全年任务),经济就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定向调控出现“新常态”。“新常态”下,政策重心向“促改革”转移,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将存量和增量货币引导至三农、小微和新兴产业,切实增强三农、小微和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阅读材料一,结合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10分)

(2)阅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向污染宣战的理由?(12分)

(3)阅读材料,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三进行分析理解。(10分)

 

查看答案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表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它们相互依赖

B.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D.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