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9月,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天津年会上回答美国铝业公司董事长Klaus Klemfeld提问时说:你们大家都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但对中国政府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情况。我可以告诉你,截止到8月份,今年中国的城镇新就业已经接近1000万,也就是说接近我们全年目标。
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沙特石油公司总裁提问时说:你问了我一系列的挑战,所以逼得我只能说要宣战。我说要向污染宣战,就是我们要用决胜决战的信心、措施来治理污染。对中国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大气和土壤污染,它直接关系到人们每天的生活,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也关系到食品安全。所以,中国政府必须负起责任,向这几个重要领域的污染进行宣战。
材料三:关于经济增长,李总理重申经济仍处于合理区间。他认为7—8月份 疲软的发电量、信贷等数据是高基数,外部经济低迷以及内部深层次矛盾造成的正常调整,符合政府预期。只要就业不出问题(1-8月就业几乎完成全年任务),经济就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定向调控出现“新常态”。“新常态”下,政策重心向“促改革”转移,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将存量和增量货币引导至三农、小微和新兴产业,切实增强三农、小微和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阅读材料一,结合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10分)
(2)阅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向污染宣战的理由?(12分)
(3)阅读材料,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三进行分析理解。(10分)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表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它们相互依赖
B.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D.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辩论,“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这一评价强调了哲学是( )
A.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学科
C.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3年,全疆生产总值增至851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增至37847元,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这一成就说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发展民族经济
B.我国解决了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C.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D.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促进了民族融合
在2014年两会期间,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户籍制度改革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相当重要,应解决好农民工的户籍问题,然后再分步解决其他农民进城落户的问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之所以能对城镇化建设产生影响是因为( )
①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一经通过,便具有法律效力
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有决定权
③政协委员的提案是有关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
④政协委员参加人大常委会制定国家方针政策的工作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曾经有这样一个论断:“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都同样得罪人民。”这就是西方政治学中的“塔西佗陷阱”定律,这一定律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①科学民主决策,保障公民决策权的实现
②切实履行职责,树立政府威信
③限制政府权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④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