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驾驭、自我监督。
结合材料,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发展基层民主的政治意义。(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2—2013年A省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项目 | 1992年 | 2008 | 2013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2447 | 36796 | 62163 |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 | 17.9 | 57 | 69 |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 | 0.6 | 1.8 | 2.9 |
市场化程度(%) | 26.0 | 77 | 79.8 |
注:按市场发展阶段划分,市场化程度在15%--30%为弱市场经济,30%--65%的叫转轨期市场经济,65%--80%叫相对成熟市场经济。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一般在85%以上。
简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制度原因。(6分)
开展系列群众性读书活动、整合全民阅读资源,在全社会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这样做( )
①能够极大地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
②表明文化对人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表明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④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又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基于( )
①文化决定着国家的软实力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标志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从“英雄司机”吴斌和“最美女教师”张丽,到为救火而英勇牺牲的消防战士刘洪坤、刘洪奎,他们都是当代中国的闪亮坐标。一个大国的崛起,不可能仅仅是经济奇迹和物质文明,还要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这表明( )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政治是经济的基础,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③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④一定的文化会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③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④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