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16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发扬金砖国家独特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精神,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可持续性增长,坚定不移形成全方位经济合作…… 推动走出一条打过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路子。金砖国家紧密合作( )
①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 ②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④是两级世界结束的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意见》提出,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上的平等权利。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畴,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户籍制度改革的规定说明( )
①我国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②我国公民的所有权利都是一致的
③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④我国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权利,社会公平正义已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有专家指出,这轮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方向会给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机会,可能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这是因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①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形成内生动力
②可促进城乡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③可加快城镇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可彻底消除城乡差别,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目前,“新常态”成为热词。《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企业要适应“新常态”谋求更好发展就要( )
①坚守常态发展,适应增速放缓的形势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集约化经营,适应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调整企业分配,减少职工工资,适应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升级
④讲求社会效益,注重节能减排,主动适应资源环境约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一年之内,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等一批具有结构支撑作用的改革重头戏陆续启幕,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势已经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 )
①彻底根除原有司法体制、财税体制、文化体制等支撑体制
②改革司法体制、财税体制、文化体制等不适应我国经济基础的内容
③是社会分化和贫富差距得到完全控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14年某省生产一件玩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生产一件瓷器的6倍,如2015年生产瓷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那么一件瓷器的价值量用玩具表示应为 。假定2014年一件瓷器的价格为390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5,若2015年 美元贬值20﹪,其他条件不变,此时一件瓷器的价格用美元应为 。( )
A.9件、48美元 B.4件、48美元 C.4件、75美元 D.6件、75美元
文化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文化贸易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开放水平和国家软实力(28分)
材料一:

材料二:2009、2013年我国文化贸易增长与近5年进出口比情况
项目 | 2009年 (亿美元) | 2013年 (亿美元) | 年均 增长 | 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引进量比 | 引进和派出文艺演出收入比 |
文化产品进出口 | 127.9 | 274.1 | 20.2% | 1:2.5 | 6:1 |
文化服务进出口 | 28.3 | 95.6 | 28.7% |
注: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贸易出口额大于贸易进口额称为贸易顺差,反之为贸易逆差;②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额首超美国,居世界第一,文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材料三:文化自省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阅读事关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超五成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也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倡导全民阅读有何意义?(12分)
材料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与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安徽省委省政府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安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3)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结合材料四,简述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