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时代呼唤“绝对忠诚”。湖南卫视新闻团队从2014年4月起,以“绝对忠诚”为题,陆...

时代呼唤“绝对忠诚”。湖南卫视新闻团队从2014年4月起,以“绝对忠诚”为题,陆续推出一批当代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展示他们坚守信念、忠于祖国、乐于奉献、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节目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共鸣,被媒体誉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新闻宣传精品力作”。有网友留言一个个鲜明的军工科学家,用“绝对忠诚”置顶了时代正气歌,那种直达心灵的冲击与快感让人们久久不能平静……

为做好《绝对忠诚》系列报道,创作团队与主人公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零距离采访”和“隐藏式拍摄”,记录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催人泪下的故事,并通过镜头拍摄和音乐、画面的精心选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该栏目还第一时间将节目视频在各大主流网站同步推出,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有效扩大了传播效果。

1结合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说明文艺作品为什么要传播正能量?6分

2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绝对忠诚》节目的成功对文艺创作的启示。6分

 

(1)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2分)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文艺作品,有利于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分) ③优秀文艺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要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向生活学习,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2分) ②要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努力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优秀作品。(2分) ③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知识限定为文化作用,试题类型是原因类,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展开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文化的作用主要包括: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对经济政治、文化对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然后结合材料传播正能量进行分析,主要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并回答其现实意义。 (2)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试题类型是启示类,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时抓住材料关键词“与主人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各大主流网站同步推出”,然后调动运用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体制机制等知识,实现知识与材料的统一。 考点: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1110晚,参加APEC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和夫人身着新中装在水立方集体亮相。新中装是展示中国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装,其根为 ,其魂为,其形为。这表明  

①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②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经济政治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4924,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开幕。国际儒学联合会目前有个人会员525人,团体会员45个,遍及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是政治前提和基础

③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  ④各民族文化走向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凭借诙谐的语言演绎了“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的社会话题,既收获了笑声,也通过“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等平实的台词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表明我国  

①文化创新首先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文艺作品只有扎根现实才具有生命力

③艺术作品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文化建没是当前中心任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正式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