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闭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届非博会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全面呈现了全国非遗保护的最新成果,交流了非遗保护传承的经验做法和有效途径。展会期间,共有80多万人到现场参观。举办非博会( )
①表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就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唯一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展会期间,10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现场交易额达370多万元,参展项目交易、签约额总计达409亿元。这说明( )
A.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人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要求我们要( )
A.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B.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C.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下列古语与下面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谈到“相异律”时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后来,他讲“同一律”时又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新形势下,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是( )
①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②符合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做出正确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5月29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3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央八项规定”、“棱镜门”、“N7N9”、“土豪”、“自贸试验区”、“单独二胎”、“中国大妈”、“光盘行动”、“女汉子”、“十面霾伏”等获评年度十大新词。据介绍,这十大新词从364条2013年年度新词脱颖而出,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3,从中可以窥见当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社会生活有其自身发展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