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一个新的名词正为越来越多人所熟悉——“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

2014年,一个新的名词正为越来越多人所熟悉——“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这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可以说,“新常态”一半是描述现实,一半又勾画了理想。

科学认识“新常态”,更要积极适应“新常态”。

2014年,即便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央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却不减反增。可是,我们每月的工资似乎还不太够用,开销总在增加。从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向扩大消费的发展战略,鼓励消费,促进民生,但当消费支出更多了的时候,这样一个新常态,你我适应了吗?

李克强总理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政府要给企业松绑,把该做的做起来,把该放的放掉。从给钱、给项目、给政策不好使了到市场主体呼吁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应各归其位,这样一个新常态,你我适应了吗?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阐释新常态“一半是描述现实,一半又勾画了理想”。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央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却不减反增的原因。4分

3综合经济、政治的相关知识,以“如何适应新常态 ”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8分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1)①新常态告别粗放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这是对过往的克服和保留、继承与发展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 ②新常态下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这是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的具体表现。 ③新常态下科学发展的新动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表明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每点2分,共6分) (2)中央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却不减反增是国家进行科学宏观调控的体现。(1分)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1分)有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1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分) (3)①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1分)又离不开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1分)适应新常态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各归其位。(1分) ②消费观念对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应新常态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改变消费方式。(1分) ③政府担负着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适应新常态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切实转变职能,把“该做的做起来,把该放的放掉”。(2分) ④适应新常态还需要公民自觉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谋求自身合法的利益。(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知识限定为“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设问指向新常态。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辩证的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作用和意义等,然后运用上述知识具体分析新常态告别粗放增长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回答时实现原理与材料的一一对应。 (2)本题是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展开分析,设问指向中央财政用于民生领域。通过中央财政用于民生增加可以看出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表现。这样做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适应新常态,侧重于强调措施和做法。围绕“适应新常态”这一主题,经济生活角度主要从市场的决定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角度分析;政治生活主要是从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职能的履行、人大的职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等角度分析和阐述。 考点: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财政的作用、市场与宏观调控、公民的政治参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人大与政党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他强调“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国体与政体关系,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议会制?6分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并说明怎样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亿多人,而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超3亿人。有分析认为,到2018年,中国人网购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将达到20%。但是,网络不是万能的,很多问题网络并不能解决。例如,网购快递送货上门,可用户不在无法及时收取有些小东西市场里买不到,上网买还不如运费贵等。

材料二与电商市场火爆相应的是,电商的乱象也日益严重。假冒伪劣、虚假宣传、虚假促销、虚假评价和不公平条款等问题首当其冲。此外,顾客变得更加敏锐,他们发现网购不一定带来最大的实惠,也渐渐觉得,无论网购还是在实体店消费,购买到价格公道、质量有保障的商品才是符合“初心”的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线哪条曲线最有可能正确表示电商发展的轨迹,并探究其原因? 6分

满分5 manfen5.com

2面对电商市场日益火爆的情况,怎样更好地促进电商企业的健康发展?6分

 

查看答案

“用有‘温度’的故事,生动讲述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理念,记录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实践。”这是2014年底,各大主流媒体推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的经典话语。讲述中国的故事,不是要猎奇,最重要的就是要传播出中国价值观,传播中国正能量。

在各大主流媒体的精彩故事里,主人公有创业成功而转战公益的科技博士,有志愿支教边疆的年轻女学生,有向绿色产业转型的矿老板,有在纽交所敲钟的“快递小哥”,还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挥洒汗水的普通工人,他们的故事无不充满梦想与拼搏的跌宕起伏,无不用朴实而感人的细节诠释着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奋斗与努力。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自己成为中国故事的主人公? 6分

2运用恰当的矛盾分析法,说明朴实的细节能诠释着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奋斗与努力”。6分

 

查看答案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环球时报和环球网联合发起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众意见调查,了解公众的关注焦点。下表是两个主要年龄段的居民关于热点话题前三位的统计情况。

20—39岁居民

40—59岁居民

热点话题

得票率%

热点话题

得票率%

反腐和司法改革

56.4

经济发展

41.6

社会平等

40.1

收入分配

35.9

民主建设

25.1

文化生活

34.5

 

 

 

 

 

结果显示,不同对象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不同,其原因是(   )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了许多或捕风捉影、主观臆测,或断章取义、任意裁剪的恶劣做法,历史在这种肆意中也就变得模糊,变得虚无。这种做法违背了(   )

①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④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