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校园里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石头上雕刻着“奋发有为”、“尚德”、“静”等文字,这些石头和文字吸引了很多师生驻足深思。这种“石头文化”表明( )
A.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B.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无关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2分)都江堰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生态工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都江堰在工程设计上可谓是巧夺天工。引入都江堰的岷江水首先经过“鱼嘴”分流,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接下来由飞沙堰负责排沙 ,确保内江通畅;最后由宝瓶控制内江进水量。三个子工程统筹布局,融为一体,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最大限度发挥了防洪灌溉的总体功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性。(12分)
材料二: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都江堰水文化,治水《三字经》是千百年来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功能显著。同时,治水《三字经》中强调“遵旧制、勿擅变”。“勿擅变”不是不变,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人们在治水中总结出的用水经验和方法,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2)结合材料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人们在治理都江堰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0分)
(30分)2014年11月17日,中美两国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首次明确节能减排时间表,中国经济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1:2010-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

图2:2013年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注:化石能源指由古动物、植物遗体变化形成的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化石能源,则指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等。中国承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材料二:为加快节能减排,M市进行一揽子政策创新,主要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比重;放宽治污行业市场准入,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治污行业;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简政放权,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放宽治污行业市场准入,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监督有力的治污体制。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M市一揽子政策创新的意义。(12分)
材料三:为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节能减排政策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群众的合理诉求,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设立节能减排热线电话并对社会公布,对反映的失职渎职问题一查到底。
(3)结合材料三,分析政府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做法是如何推动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的。(12分)
下面的漫画“yes”启示我们,在前进的道路( )

①要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我
②要避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评价自我
③要在肯定与否定的统一中积极寻求对立
④要以彻底否定过去的勇气开创美好未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列关于学习的观点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是( )
学习观点 | 体现的哲理 |
成绩有波动时,信心会直接影响你的判断和行动 |
|
100%成绩=44%基础+33%方法+22%熟练+1%灵感 |
|
学习的头号敌人便是拖延 |
|
制定学习计划,要考虑自身实际和阶段特点 |
|
①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写下的著名词篇,其中有一句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下列与这一词句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②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