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宏观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防止过度商业化造成千城一面、审美疲劳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城镇化如何才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2分

 

(1)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城市与自然、传统文化的关系,让城镇化 留住浓浓的乡愁; (2)要立足整体,搞好部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宏观布局,协调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间的关系 ,发展有文化传承的美丽城镇;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生态城镇化,实施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发展有品质、有特色的城镇,防止过度商业化; (5)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防止出现千城一面。(五选四,得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对知识范围的限定是唯物辩证法的知识,题型为“措施类”试题,侧重于回答方法论。首先我们要依据设问检索知识库,回忆和呈现知识体系,需要回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各个部分具体包含哪些方法论。然后分层解读材料,提取材料关键词,如:“科学合理的宏观布局”“历史记忆”“防止过度商业化”“千城一面”“绿色、循环、低碳”等,利用材料关键词选取和调用整体与部分、联系、量变与质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展等观点,实现材料与原理的有效对接。 考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陕西省吴起县是个林草十美的地方。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以粮为纲”的政策导向,加之当地群众长期沿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面积开荒种地和漫山放牧,掠夺式经营土地资,致使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和“越荒越牧、越牧越荒”的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近几年,当地把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走出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生态目标与农民脱贫致富的和谐统。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8分

 

查看答案

2012年9月,食品安全事件接连曝光湖南长沙出现“毒辣椒”事件青岛市面上鱼翅九成是人造三元儿童牛奶被曝保质期内酸败……。鉴于此,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重拳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国家六大部委联合办公,强调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措施,维护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安全。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国家直面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依据。12分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金有一句名言“黑暗不能驱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驱走仇恨,只有爱心才能做到”。这一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要正确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新事物是在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成长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元月7日,享年107岁的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逝世。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氏基金会,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达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被冠名为“逸夫楼”的建筑物,遍布祖国大地。他用伟大的人格力量,打造了一望无垠的慈善王国。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这启示我们(   )

①人生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他的人生轨迹

④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有可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

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