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当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

当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我国将加大从消费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倡导“绿车”消费,激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发挥消费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将不会太远。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倡导“绿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12分)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汽车行业只有关注消费新趋势,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才能被消费者认可,最终实现利润。(2分)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新趋势必将引领汽车行业不断创新,更多地生产环保、节能和多功能的汽车,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4分)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环保节能的汽车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从而给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4分) (4)消费为生产创造劳动力。(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用消费对生产的影响说明倡导“绿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解答本题必须看清设问中“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就告诉我们要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上去考虑本题的答案。题中材料“倡导‘绿车’消费,激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并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发挥消费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充分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考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三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和基尼系数对比情况

  项目

国内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基尼系数

2011年

  9.2%

  8.4%

  11.4%

  0.477

2012年

  7.8%

  9.6%

  10.7%

  0.474

2013年

  7.7%

  7%

  9.3%

  0.473

注: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且明确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温暖人心、令人鼓舞。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10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2分)

 

查看答案

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满分5 manfen5.com

A.效率与公平是矛盾的,不可能同时实现

B.收入差距扩大会使效率降低

C.收入差距与效率是正相关关系

D.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查看答案

读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关于上图的正确理解是(   )

①价格波动违背了等价交换             ②供求关系变动是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

③价格变动将影响企业生产             ④价格波动体现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表是某公关公司2014年三个不同职位的员工2月份工资收入和消费情况(单位:元)

满分5 manfen5.com

注:该公司所在的城市2013年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

分析表,我们可以获得的正确判断是(   )

①该公司未能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存在分配不公现象

②收入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③按照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优化程度为A>B>C

④该公司员工的收入受到劳动技能和付出的劳动数量与质量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需要探索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居民合法的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和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这些都属于______获得的收入(   )

A.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管理要素分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