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

1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1)结合材料与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与喝彩。(8分)

(2)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谈谈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11分)

 

(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我国经济实力的带动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使得中华文化能够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与喝彩。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家形象的改善是中华文化得到尊重与喝彩的重要原因。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跨越国度,面向世界,因而得到世界各地的尊重和喝彩。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族文化的魅力令世界各国为之喝彩。 ⑤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所以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与喝彩。 ⑥中华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使自身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得中华文化能够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与喝彩。 (以上答案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满分不超过8分) (2)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2分)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2分) ③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的竞争力。(2分) ④加快文化传播,让世界认识中国。(2分) ⑤多角度实践,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充分调动华人华侨的力量。(2分) 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1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来分析中华文化为什么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该题范围较为宽泛,学生应多角度思考,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可以启示学生从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角度来思考;学生也可以思考中华文化自身的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既有自身的个性,又有共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等角度来思考。 (2)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来谈谈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该题范围相对宽泛,学生应多方位思考,如可以从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创新方面,加强文化传播与交流增强其影响力方面,从自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都可以进行思考,总之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综合国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交流与创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原是一组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统称为“圆明三园”。圆明园规模宏伟,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作品,有“万园之园”美称。1860年,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近年来,是否重建圆明园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有人主张重建圆明园可以恢复圆明园的盛状,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而有人则是强烈的批评,认为是重塑封建文化的体现。

材料二如今,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一难题有了解决方案,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数字复原技术,将古圆明园通过三维数码技术,以虚拟的方式完整呈现。清华大学教授郭黛率领的研究团队,历经15年钻研,依靠现代科技,数字“重建”圆明园。同时借助导览软件,将昔日的琼楼玉宇重现在移动终端上,人们便可以透过虚拟世界,一睹圆明园曾经的风采。据统计,“数字”重建圆明园后使景区游客增加20%以上。

(1)材料一中对于是否重建圆明园形成了“重建派”和“遗址派”两个阵营,你同意哪种观点?任选其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数字圆明园”的文化意义。(9分)

 

查看答案

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邓小平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一要求表明(   )

A.邓小平理论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B.邓小平理论仍然是新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C.理论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D.邓小平理论是永恒的真理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万物皆备于我

②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