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阅读,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 )
A.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B.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C.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D.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2014年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游客背诵出《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内书声琅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景区回响。这个创意的意义在于( )
①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走进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灰色墙面上的特色人物与场景剪影顿时映入眼帘。在4000多个琉璃单元体中,存放着许多北京老物件儿,用手机扫一扫设置在其中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并观看相关视频。这一题为“北京·记忆”的地铁公共艺术作品( )
①是传承北京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
②是北京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用信息技术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
④使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 )
①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
④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随着农历“羊”年的到,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羊”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