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 ④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 )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这个观点( )
A.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人和实践主体的地位
C.说明了群众没有英明的领导则是乌合之众,起作用相互抵消,合力为零
D.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因为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