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11月1...

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11月1日零点起再度下调汽柴油价格。这也是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七连跌”。国际原油价格自6月份以来跌幅达25%。由于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革新,在页岩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得以开采,美国原油产量近年来出现爆发式增长。战乱地区的利比亚、伊拉克等国近期也恢复了石油生产和出口,全球原油供应十分充裕。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包括亚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减弱,使全球石油需求低迷。

简析石油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和影响。10分

 

(1)原因: ①价值决定价格。随着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革新,石油开采和冶炼的成本逐渐下降,价格降低。(2分) 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石油产量增加,供给扩大。(2分) ③经济增长减缓,石油需求减少,价格降低。(2分)(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原油价格下降,我国油价也随之降低。可替代供给扩大或需求减少,不可替代价值决定价格。2分。) (2)影响: ①价格变动影响需求。石油价格下降,石油的消费需求增加。 ②石油降价,其替代品电能、天然气等能源需求减少。 ③石油降价,其互补品汽车等的需求会增加。 ④石油降价,石油生产企业利润降低,可能会减少产量。 ⑤石油降价,生产经营者可能会增加汽油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减少其替代品的投入。 ⑥石油降价,流通领域(生产运输)成本降低,物价有所下降。(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石油价格下降的原因及影响,“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革新”启示学生可以从技术更新导致石油生产成本下降,这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全球原油供应十分充裕”、“石油需求低迷”这启示学生可从供给和需求影响石油价格来考虑,体现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变动对生产和和生活都会产生影响,对生产来说:可以调节产量,增加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对消费来说,石油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需求量,对石油的互补品汽车需求量会增加,对其替代品电能、天然气等会减少,考生可从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为解决节能环保问题,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2012年6月国务院制定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并提出了若干具体政策措施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及环保产业重点工程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揽境外各类环保工程、服务项目等。10分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所采取措施的理论依据。

 

查看答案

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①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在当代中国,我们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查看答案

2011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的文章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在五千年独一无二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收获了灿烂辉煌的悠久文明,也留下了不同于任何民族的历史课题——古老文化如何中兴?”在这里在“五千年独一无二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收获了灿烂辉煌的悠久文明,”指的是中华文化的  

①源远流长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博大精深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查看答案

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要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和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必须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因为 

①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②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