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30分) 材料一:2001—2012年我国天然气供需和对外依存度情况 注:20...

30分

材料一2001—2012年我国天然气供需和对外依存度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2013年,我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5.4%上升到5.9%,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8.3%,而2012年世界能源消费天然气所占比例是23.9%。

材料二在今年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放开竞争性业务,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有序进入能源开发领域公平竞争。

材料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2014年 5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终于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计划从2014起铺设管道,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向中国供气,累计30年,价值达4000多亿美元。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是中俄加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互信互利原则。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的正确性。10分

 

(1)(8分) ①2001—2012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都在持续加大,但2007年后供小于需,导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2007年后形势逆转并持续加大;(4分) ②2013年我国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虽然发展迅速,但所占比重离十二五规划目标有很大距离,与世界差距更大(3分);材料说明我国天然气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但形势不容乐观。(1分) (2)(12分) ①发挥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发挥国有经济在天然气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的投资主体有序进入天然气产业中可竞争性的业务;促使各投资主体在天然气开发领域公平竞争,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提高供应努力。(6分) ②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前提下适当进口天然气;还要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开发和利用全球天然气资源,以缓解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促进国内天然气的生产供应和节能减排放在首位,减少天然气对外的依存度。(6分) (3)(10分)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际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合乎两国共同利益,有利于缓解两国各自的天然气供需矛盾;(3分) ②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有利于加强两国的全面能源合作,提高两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也符合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促进多极化进程,建立以和平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分)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互信互利前提下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有利于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对外关系的准则的体现,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和平发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作答图表类经济信息类题目时,首先需要从三步对图表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第一步抓住标题,标题告诉我们图表的主旨是什么,此图表的标题是2001—2012年我国天然气供需和对外依存度情况;第二步围绕标题对图表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图表主要反映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都在持续加大,但2007年后供小于需;注释是对图表信息的补充,因此第三步是结合注释部分对图表信息进行再分析;最后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组织答案。 (2)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注意涉及到两个范围的知识点,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理论联系材料。 (3)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为“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具体要求是阐述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的正确性,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从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理论联系材料。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浙江省对“思想品德或优秀学生”加分项目作了调整,明确规定见义勇为和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10分投档。这种调整告诉我们(   )

A.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要求

C.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B.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D.国家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查看答案

中华龙舟大赛温州站6月1日和2日在鹿城区会昌湖举行。其实早在明代《弘冶温州府志》就有记载“凡端午日,竞渡于会昌湖,里人游观弥岸,绮翠彩舰,鳞集数里。”材料表明(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在“提笔忘字”越发严重的今天,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节目一经播出,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这表明(   )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文化发展

要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倘若今天还没有定为文物的名人旧居、祠堂庙宇就可以消失在铲车之下,将来人们到哪里去寻找儿时的记忆、寄托浓厚的乡愁。这是因为(   )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文化遗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牵动观众的味蕾,更被许多商家看作营销的好机遇,潜藏在美食背后的商机也纷纷被挖掘。这一现象表明(   )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