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经济运行继续坚持区间调控的基本思路,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下列符合这一思路的可行性经济措施有( )
①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以带动有效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拓展新的增长领域
②加大对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更多惠及“三农”、小微企业、服务业
③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力度,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强刺激措施创造投资需求
④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使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图描述的是某燃油汽车的需求曲线由D1平行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

①该汽车经销商提高其售价
②该汽车行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当地实施机动车“限牌令”
④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实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双刃剑”现象,即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下列表述中,能正确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
①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扩大出口,但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旅游
②纸币发行量过多易引起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
③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增加其消费需求量,同时也会其扩大市场供应量
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农场主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给城市人,土地多以10平方米为起点单位,每平方米一年的价格为60~70元不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农场主的收入取决于土地要素的使用价值
B.农场主出让土地经营权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
C.农场主所获得的租金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农场主所获得的租金源于流转土地所创造的价值
材料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1)根据下表左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6分)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 ① |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② |
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家竞争力和影响力 | ③ |
材料二:扫墓、踏青、这留、沐浴、吟诗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2分)
舌尖上的浪费:2 000亿元,是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亿人,是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口粮的人数。“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舌尖上的节约: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
根据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当下国人重视“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和开展“光盘”行动的依据。(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