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期间,一些佛教名山迎来了部分高三学生家长,他们祈祷着今年高考自己的儿女能考个好成绩。这种世界观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信息一:


注:①2014年我国GDP增长目标为7.5%左右。
②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实际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实际增长6.9%。
信息二:针对新常态,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通过放活市场、放宽政策,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
(1)根据信息一中的经济数据,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6分)
(2)分析信息二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要求蕴含的《经济生活》依据。(6分)
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
时间 | 会议 | 内容 |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
1997年 | 十五大 |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2007年 | 十七大 |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2年 | 十八大 |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2014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这一探索历程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6分)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过程。(6分)
明朝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这启示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人生价值
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④坚持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改变不了遗弃行为,但要改变结果”,许多地方通过设立弃婴安全岛来收容被遗弃的婴儿,让他们也享受到社会的温暖,更能健康成长。这体现了(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哲学是人生的向导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管子》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主张先使民“富之”,然后才能“教之”。这些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 )
A.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看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C.注重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D.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