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后一位画家的画中“激湍直泻的瀑布”与“小鸟在睡觉”,表明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③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并未涉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故②③两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被人们戏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旧的哲学相比( 

①它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③它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旧的哲学不认同

④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生万物”。陆九渊则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两人的观点( 

①都坚持意识第一性,但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

②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③折射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④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先秦思想家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荀子的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        B.主观主义      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查看答案

“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如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同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回顾20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研究对象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