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和重要作用。

(1)请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客观性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6分)

材料二:我们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完全有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源配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对市场的认识也由“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现在“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国改革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我们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的发展。(8分)

 

(1)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绝不是说政府就无所作为。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不足,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和重要作用。(每点2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获得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的深化,推动了我们党对市场地位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党对市场地位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是否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们对市场地位认识的深化,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社会活力。 【解析】 (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所以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价值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所以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要政府利用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考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的性质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③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我国云南,纳西族地区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原始象形文字。它既源于生活,又保持着生动、夸张、简约的图画特征,这表明(   )

满分5 manfen5.com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具有能动性,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观点中蕴含的哲理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我命由我不由天

C.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

D.苍天存千古,多少兴亡事,天行自健,春夏秋冬。

 

查看答案

李白的诗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表达了古人不能登月的遗憾。2014年11月1日,首次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上九天揽月”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说明(   )

①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制约    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具有循环性和无限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这表明(   )

A.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

B.文学创作是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C.“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

D.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