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下列与斯...

“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下列与斯蒂芬·霍金这一世界观观点相一致的有(   )

A.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        B.朱熹:理生万物

C.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D.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D 【解析】题中观点否认了上帝造物说,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属于唯物主义观点,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是唯心主义观点;朱熹认为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考点: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无论他们争论多么激烈,但是他们始终也逃脱不了一个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①划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每一步发展无一不是在思想解放先行的条件下推进的。这说明(   )

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④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李瑞环在谈到学习哲学的体会时说,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这是因为(   )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揭示的是万事万物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

C.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的总和

D.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们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查看答案

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理由。(6分)

2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如何理解这一特点及其作用?(7分)

3)请说明材料二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唯物论启示。(4分)

【答案】

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能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有利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但本小问的最高得分不能超过6分)。

2)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1分)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分)这种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2分)

(3)①发展文化产业要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2)②要遵循文化发展和艺术创作规律。(2)

【解析】

试题分析:

(3)问要求学生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考生可以联系教材,回想文化生活中涉及到教育的知识点即可。教材中涉及教育的知识点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传播的途径;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第二问要求考生根据中华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如何理解包容性是从教材的基础知识回答,“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华文化要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自身。

(3)本题第三问以文化和教育为话题,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组题设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调用知识的能力。考生在回答第一问时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联系的观点、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规律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点评:评析类试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觉悟——即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解答时一定要在最后亮明自己的观点,这一言行对你有什么启示。其具体答案可以有所不同,但对于行为是非的判断一定要准确,说明要言之有理。

【题型】综合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刚刚过去的2014年,国内外大事频发,有几件大事备受关注。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决定”,将进一步指导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工作。

材料二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3月在几内亚等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埃博拉成为世界性联合行动。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美国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医生在回国接受试验疫苗后,已出院与家人团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1)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9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11分)

 

查看答案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韩两国地缘接近,文化相似,文化交流在推动中韩现代友好交往、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及促进两国贸易合作等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随着“中韩友好交流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从官方到民间,文化交流愈发活跃,“文化日”、“文化周”、“文化月”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层出不穷,“韩流”与“汉风”交相辉映,共同推动中韩文化交流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材料二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是韩国SBS电视台2013年12月末播出的经过精心策划和广泛宣传的企划剧,受到中国观众的强烈追捧。韩剧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感,在继承自身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不断借鉴国际影视成功的经验,创造出亚洲式的不同风格的新文化;韩剧制作过程精细,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韩剧始终把观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剧情和演员。随着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发展,使得《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刺激了文化消费,从而带动韩国经济的发展。

1)简要说明材料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6)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韩剧的成功对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启示。(9分)

【答案】

1)①文化交流在推动中韩现代友好交往、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及促进两国贸易合作等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体现了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中韩文化各具民族特色,又具有共通性,这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韩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繁荣。(每点2分,共6)

2)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来自星星的你》是韩国SBS电视台播出的经过精心策划和广泛宣传的企划剧,运用了大众传媒,为该剧做宣传。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韩剧继承自身传统价值观念。

③重视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正确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韩剧不断借鉴国际影视成功的经验,创造出了亚洲式的不同风格的新文化。

④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国产电视剧应该面向文化消费市场,以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为导向。

⑤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发展与创新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韩剧的成功与其采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密切相关。(每点3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但总分不能超过9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第问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韩剧的成功对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启示。本题所运用到的原理为文化创新的途径,材料关键词为:继承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不断借鉴国际影视成功,可以联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始终把观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可以联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本题还提到了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得到的启示。

考点: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的途径、科技的作用

点评:启示可以看作是常规“对策题”的一种变形,只是从含义上说要丰富很多。既然是启示也是对策,那么首先就要从材料中来,所得必须有针对性,不能漫无目的地大谈空谈。具体的实例多种多样,所得启示又必须从实例中来。

【题型】综合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理由。(6分)

2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如何理解这一特点及其作用?(7分)

3)请说明材料二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唯物论启示。(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