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②它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它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④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正确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它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望,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项错误,它不能体现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④项错误,和谐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点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把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利益融合在一体的。
【题型】单选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高尔基说:“智慧是珠宝,如果用谦虚谨慎镶边,就会更加绚烂夺目。”这表明( )
A.只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就一定能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B.思想道德修养决定科学文化修养
C.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D.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内容通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键所在。通俗化并不是简单化,更不是庸俗化,它是思想美、语言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是准确与生动的统一,是深刻与简明的统一。可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就应该( )
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用通俗娱乐文化取代高雅严肃文化
③将文化创新的立足点放在文化的形式上
④用多彩的形式诠释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通俗化就是要贴近人民群众,用人民群众喜欢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容,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③说法错误。
考点: 大众文化
点评:本题采用排除方法。
【题型】单选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②它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它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④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这首诗表明(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符合题意,材料中“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可体现。③不符合题意,这是中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可体现。因此保留②④,选择C。
考点: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
点评: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②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④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做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题型】单选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内容通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键所在。通俗化并不是简单化,更不是庸俗化,它是思想美、语言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是准确与生动的统一,是深刻与简明的统一。可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就应该( )
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用通俗娱乐文化取代高雅严肃文化
③将文化创新的立足点放在文化的形式上
④用多彩的形式诠释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为挽救国家而做先锋,故①体现爱国主义,故排除。做祖国的主人翁,体现爱国主义,故排除③。②④选项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不是爱国主义,故入选。
考点:爱国主义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爱国主义的,这是中华民族的核心。
【题型】单选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辽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这首诗表明(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下列诗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①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先锋
②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这些建筑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且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