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的价值准则,是经过长期...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的价值准则,是经过长期的沉积和改良,代代相传,区别于其他家庭和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让一代一代传人立身于社会、终身受益的品质。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的教育和传承,留下了“岳母刺字”、“孔融让梨”、“钱财如粪土、荣华富贵如烟云”等无数绝伦故事。亿万家庭的家风,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崇德明理、向善向上、讲求礼义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气象的生动写照。

家风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甚至影响人们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乱则国风浊。“传统家风”再次回到公众视野,对于道德回归、价值重建不无裨益。每个家庭都加强家风建设,才能保障家庭的幸福,促进事业的兴旺、国家的富强。

1有人认为家风建设重在继承传统有人认为家风建设重在创新发展。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综合评价上述观点。6分

2你的家庭具有怎样的优良家风? 请分别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各列举一条并说明理由。6分

 

(1)①继承与发展是传承家风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②对传统家风的批判继承,是家风传承的根基。 ③为家风注入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传统家风的传承。(每点2分) (2)经济角度如:勤俭持家,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或热爱劳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3分)政治角度如:履行义务,公民的权利义务不可分割或遵纪守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分)(经济、政治角度列举家风各1分,正确阐述理由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为观点评析类。解读设问,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谈家风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实际就是在谈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具体理论包括继承与发展是传承家风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然后结合家风和上述理论进行分析组织语言,即对传统家风的批判继承,是家风传承的根基;为家风注入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传统家风的传承。 考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点评:本题属于观点评析类非选择题。这类题设问形式有“评价、评析、看待、看法”等,答题过程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层次,在具体步骤上,应当有作出判断或表明态度、阐明理由、提出对策等几步。当然,如果设问或材料中没有亮出观点或做法的话,往往“做判断”这一步可以省略。 (2)本题第一问是联系实际生活的题目,可以列举生活实例。从经济角度看,勤俭持家,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热爱劳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从政治角度看,履行义务,公民的权利义务不可分割;遵纪守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本题要求学生要具备联系生活和较为系统条理的知识储备、较强的综合概括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考点:经济常识、政治常识 点评:本题是开放性答案,只要是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各列举一条实例,并且是积极、健康的家风均可。经济角度举例及说明理由考生会更容易答对,政治角度就有一定的难度了。这就看考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材料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效果,仅在戛纳电视节上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有境外媒体评价该片是文化传播的范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侩值观等传播障碍。一伍日本女大学生观看该片后说我现在才知道中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10分

 

查看答案

12分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演讲伊始,习近平充满感情地回顾拥有两千多年历史、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他说,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习近平表示,中国希望同欧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大力加强务实合作,打造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运用“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2分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空间辐射扩大,而安徽与长三角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据统计,长三角资金占我省利用省外资金的55%左右,长三角已成为我省旅游最大的外来客源地,占我省外来客源的50%以上。同时安徽70%以上的劳务输出集中在长三角, 34%的煤量、11%的发电量输向长三角,皖江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使安徽增速跃居中部第一位,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材料二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布。《意见》将安徽省作为长三角一部分,安徽正式迈入长三角省份行列,合肥成为长三角重要副中心城市,皖江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也和苏南、舟山群岛新区等共同成为长三角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安徽省积极融入“长三角”的经济意义。8分

2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安徽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10分

 

查看答案

青年在生态文明发展中要勇于担当先锋,青年先锋真正的价值在于,不仅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也是当今社会的先锋,是文化生态的传承者。作为青年学生要成为文化生态的传承者  

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扶持公益性文化生态事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C.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中国最强音》节目主打零门槛参与,不限年龄、性别,只要是坚持梦想、热爱音乐的个人或者组合,知名歌手或者草根歌手都可以参加比赛。节目首次尝试全新的歌手选拔方式,打造中国的草根音乐赛季。由此看,节目强调  

①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内容、形式的创新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才具有生命力

③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