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我国实施“菜篮子”工程的成功经验概括为:要想填满“菜篮子”,必须搞好“菜园子”和“菜摊子”。这表明( )
A.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
B.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两者互相起决定作用
C.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D.生产、交换、消费是再生产中互相联系的重要环节
设变量△m=P/q(P为流通中货币需求量,q为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M国2013年前三季度Δm在区间(0.5,1.5)间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Δm从0.5向1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B.若Δm从1向0.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好转
C.若Δm从0.5向1.5变动,说明该国从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
D.若Δm从1向1.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加剧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4年3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报价6.1490,较上一交易日(6.1465)下跌25个基点,创下年内新低。如果这一趋势得以持续,则( )
①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家用电器更有竞争力
②中国某企业到美国投资成本降低
③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建厂的意愿更强
④张先生一家到美国旅游更加划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是某种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当该商品价格从A点运行到B点,说明( )

A.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
B.该商品的生产者从赚钱到保本经营
C.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D.生产该商品已无盈利空间
(36分)材料一: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皖、湘、鄂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呼吸,共责任”的事实。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改善空气环境的最终出路,就在于公民治理。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对于环保的积极参与。个人环保意识越强,企业的外部监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强。
材料三:由于雾霾严重,空气质量不佳,北京2014年春节期间禁放烟花爆竹,广大市民积极响应。但“年味”不减,天坛、地坛两大庙会上的民俗文化风情展受到市民热捧;微信拜年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新马泰旅游过春节,感受异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国家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的依据(12分)
(3)试举二例说明作为公民在治理雾霾上应该采取的具体做法。(4分)
(4)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北京市民的做法对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老百姓用生命与健康代价换来的警世之语。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引发某校高三(1)班同学的关注,他们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第一组代表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表明市场秩序的混乱和诚信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第二组同学在微博调查中发现以下现象:
| 问 卷 内 容 |
| 统计结果 |
|
第二组代表 | 你会关注食品包装上的添加剂说明吗? | 每次都看 | 偶尔看看 | 一般不看 |
11.8% | 35.1% | 53.1% | ||
你会关注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说明吗? | 会 | 有时会 | 不会 | |
36.7% | 42.2% | 21.1% | ||
你会选购发泡塑料餐盒装的食品吗? | 会 | 有时会 | 不会 | |
52.1% | 43.4% | 4.5% |
材料二:互联网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互联网以其技术应用的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大大改变了人们学习、生产、生活与娱乐的方式,在互联网条件下,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大大扩展。现在许多年轻人看电视、看电影、听歌曲都在网上。但是,近些年来,一些网站传播色情低俗内容,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是,应该看到,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是主要的。为此,我国大力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1)就材料一调查中显现出的问题,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在微博上拟出倡议主题并说明依据。(8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认识。(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