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规定国企高管应根据经营业绩获得适当的薪酬,标志着国企负责人薪酬及职务待遇管理进入务实阶段。国企“高管限薪令”的实施有利于(   )

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效率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国家规定国企高管应根据经营业绩获得适当的薪酬,国企“高管限薪令”的实施有利于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体现了②③。④选项说法错误,错在了“消除”; ①选项与题意无关;答案选C。 考点:效率与公平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能力,选项必须和材料密切相关,和材料无关的选项和错误的选项不能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阿里巴巴集团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一场造富运动拉开序幕。马云以1500亿首次问鼎中国首富,马云的一些言论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2014年11月17日,马云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指出:双11这天的12点58分,天猫就完成了去年全天的成交额350亿,并表示感谢中国的妇女。中国妇女热衷于网购与网购流程的简捷有关:“注册淘宝账号→注册支付宝账号→开通网络银行→搜索想要的东东→确定购买→付款→收货”。在这一流程中(   )

A.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B.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C.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D.货币执行了转账结算的职能

2.在最近一次圈层交流中,马云认为:传统的避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企业节税的要求。同时还提到当前国内最畅销的税务图书《避税:无限接近但不逾越》。一个企业要长治久安,必须解决好税收风险问题。企业可以打很多“擦边球”,甚至可以有这样那样的不合规,但税收作为红线绝对不能碰,你不安全,我安全,我在竞争中胜出的机率就要高得多。这说明(   )

企业制胜的机率取决于避税方法

税收安全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纳税人应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具有强制性

A.    B.    C.    D.

 

查看答案

(13分)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流传至今的“24孝”故事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传统孝文化在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封建色彩的糟粕。新时期,“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新版“24孝”赋予孝文化新的内涵,让孝老爱老有了更具体、可操作的标准。

材料二我国已进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面对市场经济冲击下人民群众道德观、价值观的新动向,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大力弘扬优秀的孝道文化,更好地发挥孝文化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认识和处理传统孝文化与新时期孝文化之间的关系。(7分)

(2)据材料,如果让你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为所在社区设计一个以“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栏目,请列出栏目的宣传提纲。  (6分)

 

查看答案

(12分)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及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时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材料二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

(1)据材料一,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从文化企业及公民个人角度,说明如何应对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  (6分)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的理解。  (6分)

 

查看答案

(15分)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的基础上,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会议强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材料二:关于2015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对于经济风险,要严控增量,逐步加以化【解析】
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各地区要找准自身优势,确定工作思路。

(1)阐释材料一蕴含的唯物论的基本观点。(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会议要求的哲学依据。(9分)

 

查看答案

(10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文化是现代国家的必需品,唯有让法治成为民众的习惯,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成一种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

材料二 我国著名法学专家马怀德教授指出,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1)据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6分)

(2)据材料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阐明专家建议的合理性。  (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