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0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0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文化是现代国家的必需品,唯有让法治成为民众的习惯,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成一种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

材料二 我国著名法学专家马怀德教授指出,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1)据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6分)

(2)据材料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阐明专家建议的合理性。  (4分)

 

(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法治文化建设对实现法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将法治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并付诸行动。(2分)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有助于人们理解付诸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分) (2)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要重视媒体对法治文化建设的作用。(2分)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要承担起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责任。(2分) 【解析】 试题解析: 第一问考查“文化与生活”的知识。“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包括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等几个方面,学生可以结合材料内容,从以上角度具体回答。 第二问考查文化传承的知识,要结合材料中的说法,找出理论依据,做到材料与理论重视相对应。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传承的知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尊重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B.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反对墨守成规

C.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总是具有客观性

D.价值判断不会因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

2014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退休后20多年仍坚持每天出诊,直至98岁高龄去世。她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患者。胡佩兰的事迹启示我们(   )

A.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会牺牲个性发展

C.要在自我满足中实现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应该抓住机遇

 

查看答案

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体现了(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是真理的创造者

③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④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伴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待财富的态度——从“不敢富”到“求富”;对待人的态度——从“物大于人”到“以人为本”: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思维方式的变化   B.政治体制的变化

C.社会存在的变化  D.社会意识的变化

 

查看答案

某地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拿药……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当患者确实很苦!”“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转变了医生的观念,增强了为患者服务的意识。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们的认识都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的

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矛盾的统一性是绝对的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