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从2013年1月以来,茫茫雾霾笼罩中国中东部。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

从2013年1月以来,茫茫雾霾笼罩中国中东部。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这一“史上最脏”天气再次告诉人们,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面对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应对雾霾天气,人人有责。增强低碳生活理念,提倡绿色出行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日积月累就会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呼吁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是“守护”环境的重要法宝。

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雾霾?10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史上最脏”天气,再次证明了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念的错误性,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4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人人都成为受害者。因此,国家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呼吁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3分)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所以应对雾霾天气,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低碳生活的理念,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日积月累就会改善环境质量。(3分) 【解析】雾霾的出现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实际。现在雾霾已经出现了,危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也督促了人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民的环保理念,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开始重视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呼吁人们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进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开始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盖上环境质量。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是围绕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点进行问答,考生结合教材的基础知识,认真分析题干材料,分层次进行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你从诗中看到哪些东西变化了,哪些东西没有发生变化?2分

2运动和静止各有什么特点?4分

3归纳运动和静止的关系。4分

 

查看答案

一鞋厂推销员甲到某国去推销鞋子,发现某国多数人不穿鞋,认为鞋子在此地不会有销路,就打道而回。另一鞋厂推销员乙也来到这一国家,发现同样的情形,但他预测鞋子在这里将大有销路,建议厂长依据该国人的脚形特点,生产适用的鞋子向该国出口,结果该厂获利丰厚。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唯物论的知识回答

1面对同样的实际,甲乙两个推销员得出的不同结论是什么?2分

2他们得出相反结论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6分

 

查看答案

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而今,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B.认识对实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实践能够破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查看答案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查看答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还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据此回答下列小

1.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