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好的家风,才能汇聚起好的国风。好的家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具体化,对社会精神文明起着深化、巩固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指引人们传播正能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重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12分)
(3)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为青少年如何继承家风提出两条建议。(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科学指南。文化体制改革不论怎么改,都要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这就是:导向不能变,阵地不能丢。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文化体制改革“导向不能变,阵地不能丢”的合理性。(12分)
2013年,两档暑期汉字听写类电视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这一“汉字危机”现象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汉字书写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汉字是( )
①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子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变化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