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某社区开办“文明上网微课堂”。据悉,“文明上网微课堂”将定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孩子们交流上网心得,为孩子们讲述网络利害、传播上网知识,社区流动儿童可以随时来“文明上网微课堂”免费上网。开办“文明上网微课堂”( )
A.是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举措
B.说明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能确保社区流动儿童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D.表明一定的文化表现形式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某儿童因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做“绑架烤羊”游戏,导致两个孩子被严重烧伤,被烧伤方状告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制作单位。该案判决被告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赔偿原告损失的15%即3.9万元人民币。这体现了( )
①影视作品是传递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②政府必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创作精品力作
③该剧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应坚决抵制
④文化企业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绝技,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启示我们( )
①文化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②要发展多类型、多风格的文化满足人民的需求
③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④文化发展必须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数字化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如今,圆明园可通过数字重建,敦煌壁画有其无损分析体系,唐代公主的冠饰可利用虚拟技术呈现。这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 )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传播和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方便了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④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祭祀扫墓。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成为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将清明节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这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分)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会议上表示,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有助于开拓亚太经济增长新源泉,符合各成员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会议批准的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确立在2025年前实现加强软件、硬件和人员交流互联互通的远景目标。我们要按照蓝图的构想,加大投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亚太互联互通网络,为实现亚太发展繁荣,夯实互联互通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积极参与亚太互联互通的理论依据。(6分)
材料二: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表达友谊与合作;《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表达亚太各国实现互联互通的豪情壮志和不懈追求;孔子《论语.雍也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表达共谋亚太合作愿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继承性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对今天的历史影响。(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