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绝技,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启示我们( )
①文化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②要发展多类型、多风格的文化满足人民的需求
③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④文化发展必须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数字化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如今,圆明园可通过数字重建,敦煌壁画有其无损分析体系,唐代公主的冠饰可利用虚拟技术呈现。这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 )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传播和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方便了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④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祭祀扫墓。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成为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将清明节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这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分)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会议上表示,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有助于开拓亚太经济增长新源泉,符合各成员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会议批准的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确立在2025年前实现加强软件、硬件和人员交流互联互通的远景目标。我们要按照蓝图的构想,加大投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亚太互联互通网络,为实现亚太发展繁荣,夯实互联互通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积极参与亚太互联互通的理论依据。(6分)
材料二: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表达友谊与合作;《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表达亚太各国实现互联互通的豪情壮志和不懈追求;孔子《论语.雍也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表达共谋亚太合作愿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继承性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对今天的历史影响。(6分)
(12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知识储备、艺术训练;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文艺工作者应该怎样发展文艺,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6分)
材料二:为落实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山东省某市启动了2015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该市创作了一批核心价值观要求、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实施一系列为民惠民乐民的文化服务项目,开展了便于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这些举措有力地提升了市民向上奋进的精神风貌,推动了该市的文化建设。
(2)结合材料二,请从“意识的能动作用”角度,说明山东某市启动文化进万家活动的依据。(6分)
(12分)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是开局破冰之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新班子,既有整体推进,又有重点突破;既胆子要大,又步子要稳;既讲究改革发展,又兼顾社会稳定,全面释放了改革发展的巨大活力。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法依据。(6分)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