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10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党要引领中国改革发展、化解当下社会复杂矛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之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乎改革全局,关乎人民福祉,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

材料二:回望历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轨迹清晰可见: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六大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大阐释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阶段。道路漫漫而曲折,每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都是通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艰辛求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依据。(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轨迹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

 

(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引领中国改革发展、化解当下社会复杂矛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之路。(2分)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分)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关乎改革全局、人民福祉、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前途命运。(2分) ③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坚持依法执政。(2分)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2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依法治国的认识。(2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2分)中国共产党探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艰辛而曲折。(2分)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2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其的认识和理解。(2分) ④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分)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轨迹说明了这一点。(2分)(说明:答对上述任何三点即可得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政党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试题类型是原因类。对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两角度分析,回答时首先明确政党的主干知识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等,然后结合材料围绕依法治国分析现实意义。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考查认识论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认识的过程(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等知识,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进程,实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

满分5 manfen5.com

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中国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

材料二“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在日益加快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供给不足等。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材料三我国的传统是养儿防老、家庭养老,这个传统是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对熟悉环境的眷恋,也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体现。我国政府出台的“9073”养老政策符合我国老龄化特点和老年人居住意愿,所谓“9073”,即90%的老人居家或社区养老,7%的老人接受社区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发展老龄事业、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12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出台的9073养老政策体现了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哪些知识。(10分)

 

查看答案

2014年5月29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3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央八项规定”“棱镜门”“N7N9”“土豪”“自贸试验区”“单独二胎”“中国大妈”“光盘行动”“女汉子”“十面霾伏”等获评年度十大新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介绍,这十大新词从364条2013年年度新词脱颖而出,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3,从中可以窥见当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社会生活有其自身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截至2013年底,我60岁以上人口达20亿, 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人口老龄化态势十分严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实施30多年的“一胎化”调整为“单独夫妻可生二胎”政策。这一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

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B.同一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查看答案

2014年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介绍了“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取得的实践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这表明(   )

①科学构想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性认识能够精准应验发展的事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各个时期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元青花绘画精美生动,其纹样特点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有浓厚的我国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极为相似。元青花的特点表明(   )

①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

③矛盾特殊性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④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着认识活动的无限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在杭州“丝绸路·中国梦·2013中华丝绸文化论坛”上,著名绸企万事利集团将其利用无涂层微喷技术成功复制、还原流失在海外的12幅敦煌丝绢古画赠送给了敦煌博物院,轰动了海内外。“无涂层微喷”是万事利的专利技术,这种现代化的生产工艺,采用不带任何化学品的原料,还原的古画精度甚至超过了原画。这表明(   )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作用日渐突出

④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