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近年来,信息消费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找路、“觅食”、购物、交友、学...

近年来,信息消费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找路、“觅食”、购物、交友、学习、旅游……一部手机玩转地球。信息消费所承载的新型商务、支付等模式将极大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推动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向价值链高端的迁移。有研究机构预测,未来5—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网络创业将促进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信息消费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一些消费者网购成瘾,消费者个人信息或隐私遭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遭到窃取……人们开始意识到,信息安全不仅与每个人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信息消费发展的影响。(8分)

(2)解答第(1)问时运用何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最为恰当?请具体阐述。(4分)

 

(1)积极方面:信息消费能有效拉动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消费升级,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因此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促进信息消费发展。(4分) 消极方面:信息消费也会引发一些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影响市场秩序的稳定。因此要对信息消费加以规范。 (4分) (2)解答第(1)问时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思想方法最为恰当。(2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评析信息消费发展的影响时,既要看到其积极影响,又要看到其消极影响,对信息消费加以规范,降低危害。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在评析信息消费发展的影响时,还要把握住其积极影响是主要方面,大力推进信息消费的发展。(2分) (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回答,也可以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试题。信息消费发展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作为评析类试题还要简要说明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信息消费”发展的影响,这一设问表明考查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所以可以从拉动内需、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就业、人们的生活等角度组织答案;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谈国家应该采取的措施,即: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促进信息消费发展。 (2)本题要注意审题,“科学的思想方法”说明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仔细阅读材料,可以将材料划分为两层内容,第一层注重说明信息消费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这是它的主要方面作用;另一层是“信息消费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说的是信息消费存在的不利影响。根据以上内容,学生可以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进行分析,做到原理、方法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政府的宏观调控;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现象更严重,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收入不公平现象会有所好转。

材料二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7.4%,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去年同期,达到8.2%,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占的比重有所提高。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提供信息,请在图中G点后画出这一变化趋势曲线,并指出该变化的意义。(6分)

满分5 manfen5.com

(2)运用“收入与分配”知识谈谈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下面漫画说明,要实现人生价值,除了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还需要(   )

满分5 manfen5.com

A.努力发展自身的才能

B.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

C.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D.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导自己

 

查看答案

为制定符合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民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

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社会意识有时反映社会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面对雾霾,继北京之后,不少城市也相继出台或加快出台自己的应急预案。但业内人士指出,这只是极端气象条件下“减缓重污染恶化”的短期应急举措,治理雾霾的长远解决之道“不在应急,而在减排”。这一主张体现了(   )

①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②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

A.打破常规,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B.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C.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说明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