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多年来,我国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到法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从改革教育管理体...

20多年来,我国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到法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到西部“两基”攻坚,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民生改善。这说明  

A.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B.认识推动人们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C.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和归宿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D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到法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故D符合题意。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但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虚幻、歪曲的反映,所以A错误。B错误,认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人们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C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过程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9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据专家介绍,中国利用乌克兰废旧航母改装的这艘航母,目的之一是通过改装,摸清航母的技术途径,从中掌握一些航母设计和建造的技术,进而把这些技术运用到今后的航母设计和建造之中。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上半年我国新疆、云南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10年至30年左右。这说明(   )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漫画《鲁班落聘》。招聘者的主要错误在于 

满分5 manfen5.com

A.没有看到运动是绝对的

B.没有看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没有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没有做到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查看答案

在应对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考验中,我们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这说明

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