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某国2014年C商品的生产状况如下表: 按生产单位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折算成的商品...

某国2014C商品的生产状况如下表

 

按生产单位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折算成的商品价值量

年产量万件

年价值总量万元

甲企业

40

200

乙企业

60

5760

全行业

8000

384000

表中①②③数据分别应为(   )

A.80009648     B.192009648

C.960012048    D.480012048

 

C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总量等于商品的价值量乘以商品的数量,所以③数据即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384000÷8000=48元;则①的数据应该为200×48=9600元;②的数据为120万件,选C。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进人新常态,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推动科技创新,成为一道彰显政府智慧的考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立科技服务中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和下放科技类行政审批项目,简化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向社会力量购买科技服务,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这就是我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要增强信心,积极应对新常态,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应如何提高服务水平。(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财政是如何支持科技创新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12分)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蕴含中华文化的五彩丝绸、瓷器和包含西方智慧的乐舞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崛起,这条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新桥梁促进了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虽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但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努力实现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互通、文明互鉴、政治互信、合作共赢。

(1)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作用。(8分)

(2)有人认为:“有了古丝绸之路的基础和条件,就能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顺利发展。”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特征的知识评价这一观点。(8分)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借助网络实现资金支付、融通和信息中介服务的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手机银行、支付宝、余额宝等金融服务和产品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互联网金融企业无需设立众多分支机构,能够提供更直接的金融服务,有更广泛的客户基础;它提供的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使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同时,它不断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改变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金融覆盖面的空白。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不健全,信用体系也不够完善,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问题;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

(1)结合材料,分析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经济意义。(6分)

(2)运用重点论的知识,说明对互联网金融应持有的正确态度。(8分)

 

查看答案

为了不耽误学业,又能照顾瘫痪的父亲,驻马店女孩曾现春背着父亲上大学,每天洗衣、做饭、按摩,生活的重担没有将她压垮,反而让她更加乐观、坚强。她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这说明(   )

①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可以离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5O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是一场革命,因为它(   )

①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能够不断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进步

③从根本上变革原有制度,使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④遵循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