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眼下“上班路上刷微博,相互沟通用微信”已成为相当...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眼下“上班路上刷微博,相互沟通用微信”已成为相当多时尚达人的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发展正在成为个人信息消费的全新载体,拉动着信息消费的增长。而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稳定的使用习惯,也给移动互联网带巨大的市场机会。据相关部门统计信息,消费每增加1 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上述材料怎样体现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4分)

 

(1)生产决定消费。(2分)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分)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2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分)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个人信息消费的全新载体正是这样体现。 (2)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拉动经济,消费促进生产的发展。(2分)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2分)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2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稳定的使用习惯,也给移动互联网带市场机会,同时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设问指向很明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首先把原理阐述清楚:生产决定了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刺激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个人信息消费的全新载体,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稳定的使用习惯,也给移动互联网带巨大的市场机会。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考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尔系数下降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80%左右,之后长期在60%以上徘徊,温饱不足是那个时代我国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10年的19109元;恩格尔系数则从1978年的57.5%下降为2010年的35.7%。如今,我国百姓的消费结构正在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注: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材料二:2006一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38.8

38.3

37.9

37

35.7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45.0

44.7

43.7

43

43.2

注:改革开放以,我国政府注重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1)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9分)

 

查看答案

下列俗语或广告词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对应连线正确的是( 

A.货多不值钱——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B.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是所有人最佳的选择

C.“让每个家庭拥有平安”——购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D.不看广告看疗效——消费的从众心理

 

查看答案

国债与股票相比,其不同点在于(   )

A.国债是一种债务凭证,股票是股东入股凭证

B.国债是金融资产,股票是集资手段

C.国债风险性大,股票无风险

D.国债不能买卖,股票可以上市

 

查看答案

五年前,小张在股市低迷时购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今年卖出时,该股票为他带了3万元收益。这一收益的是(   )

①上市公司的利润

②商业银行的利息

③证券公司的利润

④股票买卖的差价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破43万亿元,成为全球储蓄总额和人均储蓄都最多的国家。与此存在因果联系的是( 

①家庭投资理财渠道较少

②存款储蓄的收益率在所有投资方式中最高

③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非常完善与健全

④居民收入上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