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老有所养”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老有所养”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古话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电视剧《老有所依》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关注和热评。晓涛一家就此发表看法。

满分5 manfen5.com

    注: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由社区等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是指在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应如何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 (12分)

 

(1)物质决定意识。解决养老问题必须立足国情,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传承我国优秀的养老传统,又不能照搬西方经验。(3分) (2)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解决养老问题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发展养老服务业,统筹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3分) (3)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学习西方养老的经验,不能固守传统养老模式。(3分)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解决养老问题必须立足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的具体措施。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这一答题角度包括的知识点,即唯物论与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其次,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找出关键性语句来进行准确的知识定位。本题材料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独生子女的增加,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启示我们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角度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既要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又要解放思想,学习西方养老的经验”,启示学生可从意识的能动作用或人的主观能动性角度去分析说明;解决养老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另外,学生还可从尊重客观规律,统筹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业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袁隆平到武汉大学做了题为《我的中国梦》的讲座。提到他的“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他和同事们都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中国杂交稻在国外推广的面积是520万公顷,假如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稻田种上中国超级稻,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4亿至5亿人。为了实现这两个梦,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全力以赴。

袁隆平的“中国梦”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12分)

 

查看答案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与本句话反映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  

A.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查看答案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反映出的哲理是(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查看答案

近年来,根据我国的物价、食品安全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宏观措施。对此,有网友总结说,国家相机而动,动静不失其时。网友的观点体现的哲理有(  

①用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②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③质变高于量变

④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