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11月5日公布的三季度中国经济产业景气指数比二季度微降0.2点,呈现波...

2014年11月5日公布的三季度中国经济产业景气指数比二季度微降0.2点,呈现波动回落态势。针对这一形势,政府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经济产业景气指数比二季度微将,呈现波动回落态势,这说明我国经济速度放慢,经济滞缓,经济发展受需求不足制约,这时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以促进总需求,拉动经济发展,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州某企业,始终秉承消费者利益最大化、职工利益最大化、投资者利益最小化的原则。  其结果却因企业的良好经营而使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说明(   )

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

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应超过投资收益的比重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农业部一位官员表示,2014年,土地流转制度将在山东、安徽、四全省铺开,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股,并享受分红。这种模式的直接意义在于(   )

A.巩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B.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成为主要的分配方式

C.激发土地要素的活力

D.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曾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形势下,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唯GDP论”的发展思路已难以为继。在“十一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限制性指标与官员的政绩紧密挂钩,“十二五”规划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目标。不片面追求GDP数据,以实践、人民、历史三把尺子为标准,把着力点转向利长远、打基础、促民生的工作,正在逐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和行动。

(1)结合材料一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9分)

(2)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过程。(6分)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的历史,就是灾难与发展共存的历史。尽管包括强烈地震、暴风行、疾病肆虐等许多灾难已经过去百年之久,它们给我们心灵所造成的创伤,依然在隐隐作痛。尽管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人类还不可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然而,人类正是在灾难面前和与灾难的搏斗中,不断地步入更高的文明时代——因为地震,我们不断发明更好和更先进的预测和预报仪器;因为瘟疫,我们发明了一种又一种的疫苗和新药。

   我们深信,无论怎样的灾难,都不能令人类退缩。灾难只能令我们思考,赋予我们更高级的头脑和更坚强的毅力。而人类,也在与灾难的斗争中,一步步走向新的文明。

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类尚不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的原因。(8分)

(2)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说明我们该如何应对自然灾害。(10分)

 

查看答案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谈谈怎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