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

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①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认识的对象

②都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③都认为认识是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对作用。题中三种观点都看到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而没有看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属于形而上学的一点论。由此可见,②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③两项不属于题中三人的观点,不能入选。因此,本题答案是C项。 考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的类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防止灾害发生

②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③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④突破地质地貌的复杂条件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3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海洋生物多样性”。联合国环境署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海洋生物,比如“蓝碳行动”等。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类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③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

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B.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查看答案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