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8日苍南举办了首届茶文化节,以展示展销、招商引资、文化活动等形式为载体,推动苍南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程开甲颁奖,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对国家实力的作用。这表明( )
A.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B.文化的价值就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D.经济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重要载体
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了解当时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能够相互转化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材料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度大,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目前,我国已进入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对少数民族流动,不能采取关门主义,要积极探索管理方式,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材料二: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政策。要深化改革,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民族地区的特殊优势,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用好少数民族干部,重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1)结合材料一,从辩证唯物论方法论的角度说明,新时期应如何做好民族工作?(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12分)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城市间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等矛盾较为突出,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制约区域发展。2014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座谈会 ,确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导下,北京与河北、北京与天津、天津与河北已分别完成多个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走向实质阶段。
在三地双边协议中,都有推进市场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备忘录。市场要素对接对流是三地双边合作的重点。津冀提出,推进区域金融一体化、科技创新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旅游市场一体化、市场环境一体化等,实现金融信息共享、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端人才资源共享、旅游市场互动,清理和废除不适应市场资源配置要求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1)结合材料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12分)
(2)结合材料,请运用市场经济的理论说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为什么要推进市场一体化发展?(12分)
观察下图,从哲学角度看,图中之人( )

A.否认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B.否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D.否认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