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保护传统村落 传承中华文明 甘肃天水...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保护传统村落 传承中华文明

甘肃天水市庙坪村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这里的灵源侯高皇庙,是为纪念唐代战将雷万春而建的。村里的三块石碑,记载着村子北宋以来的历史每户门楣留下“耕读第”、“清平乐”、“映南极”等字样,传递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面临着村落文化后继乏人的严峻现实。“怎样才能在保存‘形’的同时,让‘神’延续下去呢?”一位回村省亲的村民站在破旧的老宅前,发出无尽的感慨。

材料二关注历史 关注传统 关注民生

随着传统村落消失的日益加重,保护传统村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如何有效保护还在摸索。有的地区以近乎残忍的冻结方式来进行保护比如要有“依依墟里烟”的景象,村民就不能用煤气做饭,只能烧柴火要看见老牛耕作,村民就必须舍弃先进农机具而用牛犁地。片面保留原貌,使村民享受不到现代文明。把村庄和村民像小件文物一样陈列起来供参观,让他们停留在以前的某个时代。

传统村落应该得到保护,但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提高传统村落居民生活质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8分)请你从志愿者的角度,为保护传统村落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2)在对待传统村落的问题上,既要着重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改善民生。请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14分)

 

(1)①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的保护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分) 历代的碑文见证了传统村落的悠久历史,对于研究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2分)独具特色的门楣文化,展现了文化多样性,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2分)庙宇承载着对英雄的敬仰,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2分) ②充分利用农村广播、壁画板报、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宣传,使他们增强自觉保护意识。通过网络向社会展示传统村落的魅力,增强全民保护传统村落的自觉性。可以向村民传授一些保护传统建筑的常识。(答对两条即可得满分4分。其它合理答案酌情赋分。) (2)①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改善民生是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表现。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主要矛盾,改善民生是次要矛盾。(4分) ②文化遗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文化遗产保护的好才能凸显它的文化价值,带动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而改善民生,因此保护是主要矛盾。(2分)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改善民生作为次要矛盾解决的好有利于增强当地居民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行为。反之,如果不能改善民生,也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4分) ③当前,在传统村落保护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存在非此即彼的倾向和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着重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又要改善民生。(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属于原因类意义主观题,是政治学科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此题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解题的步骤是原理+意义。该题其实是要分析传统村落文化的积极作用,传统村落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文化遗产,因此可以用文化遗产的地位与意义来分析其积极作用;从文化的继承的角度来看,传统村落其实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因此可以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分析其积极作用;从文化存在的形式与特点来看,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可以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来分析其积极作用;历代的碑文、门楣、庙宇可从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特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角度分析其积极作用。本题要求从志愿者的角度,为保护传统村落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这是一个“政策建议”类的设问,属于“怎么办”类。学生只要是从文化生活角度,针对“保护传统村落”提的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均可以得分。能否得分在于是否写出了文化生活的相关要点。 (2)在对待传统村落的问题上,既要着重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改善民生。请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解答本题要结合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的相关内容来分析说明。注意本题要回答的是“原理”,因此不涉及方法论。具体来说:首先要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主要矛盾,改善民生是次要矛盾;其次指出保护为什么是主要矛盾,运用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不能忽视改善民生这一次要矛盾;最后,下结论:在对待传统村落的问题上,既要着重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改善民生。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主要是文化的特点、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特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经营者弃主业、弃实体,转而投向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现象愈演愈烈,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严重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材料一:某校某班以“实体经济发展现状调查”为主题,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结果如下:

原 因

具体表现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协调

金融资本利润率为22%,而实体经济利润率仅为6.4%,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

产业层次较低,

创新能力弱

处于价值链高端的高附加值的品牌、设计、管理、营销等环节被外商占有。中国从事加工贸易的制造业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利润分享微薄。

国内外市场

需求不足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困难重重,外需萎缩。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造成国内实体企业产能严重过剩。

过度垄断导致

不公平竞争

行政性垄断经营日益挤压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民营资本进入垄断领域遭遇重重门槛,民间资本投资无门甚至被“挤出”。

小微企业

融资渠道狭窄

信贷供给倾向于大企业、大项目,小微企业“融资难”、“渠道窄”。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论述: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实体经济服务,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作用。

——十七大报告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十八大报告

金融改革的方向是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形成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体系,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需要。                                ——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应对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上怎样发挥党的领导作用?(12分)

 

查看答案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旧址就是春秋战国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一个帝王无信、自取其辱、身死国亡一个一诺千金、变法成功、国强势壮。这告诉我们(   )

①不同的价值选择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道路

②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人物左右着社会的发展进程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不同的价值观会驱动人们做出不同价值选择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人体血液中的一种化学“指纹”,可借此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衰老速度及寿命。并指出,通过进一步了解这些代谢分子,就可以研究出抗衰老药物。该研究成果证明了(   )

①科技能将虚幻的东西直接转化为客观现实

②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③科技创新能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

④人们对生命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由于我国的餐厨垃圾酸度高,不适用国际普遍采用的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循环处理的方法,于是我国研究出针对中国餐厨垃圾的机械生物处理技术。依靠中国工艺向餐厨垃圾要资源说明(   )

①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②垃圾和资源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为了成功完成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载人航天办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协和中央电视台等部门进行了系统、周密的策划,完成了课件、教具制作和地面课堂的准备工作,航天员也进行相关训练。此次太空授课的成功说明了(   )

①人为事物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科学实验具有“人化”的特点

②只有尊重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超越条件走向成功

③现代科技可以创造条件根据人们的需要在任何事物间建立联系

④科学实验的成功需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