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就了中国人...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就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被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你怎样认识“家国伦理” 这种传统文化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10分

 

(1)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家国伦理”,使中国人把“家”“房”看成最终的情感归宿地,并拼命购房,甚至成为“房奴”(2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家国伦理”至今仍对中国人的“家”“房”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独有的“家国伦理”对“家”更加看重。 (4)传统文化具相对稳定性,“家国伦理”传承至今仍保留其基本特征。(2分) (5)辩证认识“家国伦理”的影响。若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则可家兴:若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则家衰成“房奴”。(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本题设问非常明确,即“家国伦理” 这种传统文化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所以本题首先考虑的知识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次家国伦理的观念是传统观念,所以要考虑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对人的影响。所以本题回答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9月18日至20日,在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上,油画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书法作品、雕塑作品,装置艺术作品以及陶艺、漆艺、珐琅唐卡、锲金、石砚等传承艺术作品总计数千件集中展示,为北京艺术投资人和艺术爱好者们奉献了一道中秋节的“艺术大餐”。

俄罗斯油画现实主义绘画理念鲜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浓郁,兼具东西方文化色彩。台湾书画大师朱振南先生的“书、画合一”,著名油画家庞均先生的“写意性油画”,以及台湾艺术大师林覃先生的“象无定象”,均体现出台湾文化艺术的多彩多姿。陶瓷、红木艺术、雕漆、锲金、珐琅、唐卡、辽砚等艺术作品的集中展示,体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杰出的当代女性美术家和女性经营者,凭借自身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以一种独有的身姿和艺术精神绽放着灿烂的光芒。

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多姿多彩的国际文化艺术作品的认识。10分

 

查看答案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文化强国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大思路。主要包括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外,必须增强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的关键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回答,习近平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10分

 

查看答案

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届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校园文化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多名学校校长和教育专家参加了研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历来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的理论依据有哪些?10分

 

查看答案

在我国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欢迎的歌舞主要有黄河以北各省的“秧歌”、西南各省的“花灯”南方各省的“采茶”、东北的“二人转”、内蒙古和山西的“二人台”等。这些有着浓烈地方色彩的歌舞不仅在当地十分火爆,而且也受到全国乃至世界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人们的喜欢。这主要说明(  )

A.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各异

C.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D.发展大众文化必须不断创新形式和手段

 

查看答案

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