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启示我们( )
A.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个人道德文化修养
B.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C.人们的文化活动就是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
D.道德水平是文化素养高低的唯一标志
“圆我中国梦,传播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网上传递活动”启动后,全国百家网站运用专栏专题集中展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利用微博、QQ群等方式刊发转载,吸引网民阅读品评,增加人们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的传播当借助一定物质载体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大众传媒始终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到中泰友谊时,对中国热映电影《泰囧》进行了形象说明:“《泰囧》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听说这部电影也已被翻译成泰语在泰国上映,我不是为这部片子做广告,我是为中泰友谊交往做广告。”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A.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B.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D.文化是一定政治的基础
2014年1月新华网报道,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0.38%,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这告诉我们( )
A.文化是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
C.在科技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D.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2014年央视春晚回归和创新并重,以不同影像、实物、音乐、表演等形式,展现了不同年代的不同流行元素,使不同年代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馨回忆。这折射出(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春晚提高了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③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于一定的文化
④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52年12月上旬爆发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而连同随后接连发生的几次类似灾害,共夺去了近13000人的生命。这一震动英伦的事件是伦敦城市发展历史中的一场梦魇,同时也是伦敦开始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原点。为了还公众蓝天。这座“雾都”就花费了将近70年的时间才初见成效,共有十多个市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制定了五大步骤和二十二个环节。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治理的阶段性成果很大程度上被发展带来的排放增量所抵消。同时,治理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日本、巴西、美国的洛杉矶的雾霾治理就多次受到来自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的重重阻力,在严格的立法、执法的推动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下,才最终取得了这场环保革命的胜利。
材料中世界各国治理雾霾的过程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