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再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句书写少儿时期对明月的感受,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书写的是诗人面对明月油然而生的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传达出成年人内心的忧虑与沉重。两诗都是诗人主观意识对明月的反映与思索,故选项①符合题意;受诗人不同时期主体因素的影响,对明月的理解不同,产生的认识也不一样,这体现了选项②;认识对象(明月)不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选项③错误;艺术创作中对认识对象的原貌可以突破和超越,但不能完全摆脱,选项④错误。本题答案为A。 考点:实践与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

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查看答案

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建立人为事物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查看答案

陕西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

①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②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④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城市雕塑风行一时,各地为了展示城市文化,大多以历史题材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