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三...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二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最新的《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严格了企业防治环境污染的责任,加大了对企业环保违法的惩治力度,确立了国家鼓励环境产业发展、支持企业主动采取环保措施的政策,并且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如何充分发挥作用(8分)

 

(1)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维护人民利益的要求; 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坚持科学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和体现; ④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①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有法可依; ②切实行使监督权,促进政府改进工作,对人民负责; ③督促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代表人民利益;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明确和落实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职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是原因类题目,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党为什么这样做,从党的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等方面回答,注意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限定情景分析。 (2)该题要明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课本知识,明确全国人大的权力、职责等。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具有监督权,监督政府的工作;督促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督促地方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2009年、2011年、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表。

满分5 manfen5.com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交易的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

材料二当前,网络售假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网络售假问题是网友投诉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意义(12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二所示问题(6分)

 

查看答案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

A.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B.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查看答案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帐,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

①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②引领思潮,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和公民品格

③强基固本,提升我国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④弘扬主旋律,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渗透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2014年4月,央视《中国成语大会》的播出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巧妙地将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融合在全球流行的猜词竞技中,以竞赛形式,承载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播的使命。这说明(   )

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②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新兴媒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