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11月3日,国务院召开经济座谈会,会议提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前行的“双发...

2014年11月3日,国务院召开经济座谈会,会议提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前行的“双发动机”一方面我们的基础设施、公共产品还有很大差距,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城市地下管网还有很大潜力,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支持新技术和电子商务、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为他们“培土施肥”,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双发动机”为何能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前行。12分

 

(1)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能够创造投资需求,通过支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有利于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刺激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4分) (2)通过大力支持新技术能够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3分) (3)通过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需要根据材料内容,准确概括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双发动机”是什么,然后分析它们为什么能够拉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产品还有很大差距,要加强投资,这是通过投资拉动消费增长;支持新技术和电子商务、新兴产业的发展,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同时这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拉动经济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莫言获奖后对凤凰卫视表示同样一部小说,张三认为是黄金,李四认为是马粪,不能说说是马粪的人就不对。所以谁说谁有多了不起,谁说谁多差,根本没有必要认真。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你自己会得出结论。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④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新世纪以来12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发展到“支农”“惠农”。这说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①是克服谬误、接近真理的循环往复过程

②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③是从实际出发,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④是客观对主观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他们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因此,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20123月,中澳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马鹿洞人”。专家认为,“马鹿洞人”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的古代人种,目前正在确认。这说明(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④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张存浩、程开甲荣获最高科技奖。他们表示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科学问题形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漫画《画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C.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量变的过程

D.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