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华民族的今天,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要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10分)
(2)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12分)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 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俄罗斯谈到中俄的文化交流时曾说: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俄罗斯人民所熟悉,很多中国人也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他就曾在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 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魅力。
(1)在上海世博会上,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8分)
(2)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12分)
材料一:近年来,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惠州市将“崇文厚德,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等三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深圳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8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12分)
有人表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提出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应为“新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四大发明无论如何界定,它们都能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对中国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材料说明( )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D.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有人认为,电视、网络传播的文化都属于大众文化,我们都应倡导。这种认识( )
A.错误,因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教育
B.正确,因为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都属于先进文化
C.正确,因为大众文化都应得到倡导
D.错误,因为大众传媒传播的文化既有先进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
长期以来,各种抗日题材电视剧受到广大观众喜爱,但部分影视剧题材粗制滥造缺乏严肃性。为此,国家广电总局要求限制抗战题材过度娱乐化。这就是说( )
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建设先进文化既要提倡多样化,更要弘扬主旋律
③文化产业须在坚持社会效益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
④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会阻碍人们对文化产品的享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