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定势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的大脑的一种能力,是思维的一种惯性。这种惯性表现为:这次这样解决了一个问题,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表面看起来相同的问题,不由自主地还是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思维定势现象主要表明,文化( )
A.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对人的影响有固定性的特点
C.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D.对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
2014年8月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启动了《校训是什么?》的专题报道。清华大学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校训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全面的人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列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三清山的风光旖旎
②葛仙山的道观
③大猩猩在画布上爪印
④学生在公交车上给老师让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党高度重视教育领域改革是因为(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和”是一致的,而扩张好战的日本却与其大和文化中尚“武”精神密切相关。这表明( )
A.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传承性
B.不同民族文化会影响民族不同发展道路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够为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城镇化过程是—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进城镇化。
有人认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就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