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一:表1

材料二: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表1)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12分)
孙桂香,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42年来背着小药箱到村民家里给村民治病,自己掏腰包为村民垫付医药费3万多元。她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仍然忍着病痛给乡亲们治病。她被评为2013“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上述材料说明(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主要说明了( )
A.事物的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B.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2014年1月19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发布。从哲学上看,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B.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D.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你买了电影票,就算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就是你的沉没成本。看电影时发觉不好看,但你怕浪费钱还是忍着看完,结果既浪费时间还弄得心情沮丧,这就是“沉没成本谬误”的典型表现。从哲学角度看,“沉没成本谬误”对个人生活的启示与下列谚语相一致的是( )
A.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B.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C.每事浅尝辄止则一事无成
D.别为已经打翻的牛奶哭泣
华君武先生的漫画《公牛挤奶图》讽刺了一些人( )

①不理解主观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有两重性
②不明白目标的实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③不知道真理性认识是人有所作为的根据
④不懂得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