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在2014年来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4年新年贺词。在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说,“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从经济生活看,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
A.社会成员的收入要平均
B.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权益
C.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D.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国有企业中,科技成果可以参与股权和分红激励,对作出贡献的特殊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激励。这一做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说明( )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④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等的尊重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十八大报告指出,收入分配的合理,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1.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下图是2013年部分地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情况;

这一举措的主要意义在于( )
A.贯彻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B.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劳动者权益
C.发挥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D.实现居民收人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促进社会和谐
2.据报道,上海已发布上海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同时要求企业在确定工资增长时,应着力提高工资水平偏低的生产服务一线岗位人员工资水平,一线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一般应不低于本企业职工工资的平均增长幅度。因为,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让一线员工工资大幅度提升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再分配更要注重公平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之所以在我国的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因为( )
A.按劳分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B.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C.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D.按劳分配能够消灭人们收入上的差距
李老师在讲“投资”时告诉学生,“投资”分为“金融投资”和“实际投资”,前者是指一种形式的金融资产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金融资产,后者是指生产性资产的增加。下列经济活动中属于“实际投资”的是( )
A.小明花费5 000元购买汽车保险
B.小明将汽车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8万元
C.小明运用5万元资金开办一家鲜花店
D.小明利用3万元购买证券投资基金
从收益最大化的角度,你会选择表中哪种理财产品( )
理财产品 | 股票 | 债券 | 基金 | 保险 |
投资(万元) | 4 | 6 | 2 | 8 |
年预期收益(万元) | 0.3 | 0.35 | 0.2 | 0.25 |
A.股票 B.债券 C.基金 D.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