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的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0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的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02亿。网购火爆不仅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且也使消费者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经营者获得强劲发展的动力。作为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产业,它不仅直接产生了美术设计、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等行业,而且还催生了网模、网购推销员等新兴衍生职业。

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网络消费增长的经济意义。12

2)材料二“中国的储蓄率高达47%,居世界首位。中国储蓄率高,消费率低,在目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重要。

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国家应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8

 

(1)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网络消费的增长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3分) ②消费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网络消费的增长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网络消费的增长推动了配送、网模等行业的迅速发展。(3分)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网络消费能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促进管理创新(3分)(2)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理解与记忆。材料中“网络消费增长的经济意义”启示我们本题重点考查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的相关知识。知识主要包括: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理解好知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网络消费发展的意义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经济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角度分析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从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角度分析即可。 考点:生产与消费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8月中旬,临沂市小麦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结束,理赔面积12.6万亩,理赔金额1762万元,16万农户得到保险理赔款。这说明政策性农业保险是(   )

A.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方式    B.稳健的投资方式

C.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         D.便捷的投资方式

 

查看答案

目前购买股票和债券已成为我国居民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政府债券与股票相比(   )

A.从性质上看,它是所有权证书

B.从风险上看,它的安全性更小

C.从偿还上看,它可以还本付息

D.从发行上看,它的发行主体是银行

 

查看答案

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 

A.贷款业务    B.存款业务    C.结算业务    D.保险业务

 

查看答案

某单位招聘时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这一行为侵犯了劳动者(   )

A.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C.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D.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查看答案

在劳动争议中,权益受侵犯的经常是青年农民工、女工、私营企业职工,争议的内容经常是劳动工资无保证、超时劳动无报酬、社会保险无人管、劳动安全无保障,解决争议时经常是劳动者缺乏维权的依据。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保证是(   )

A.履行劳动者义务        B.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

C.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D.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