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强化了民生优先...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强化了民生优先导向。就业方面,5年内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收入分配方面,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社会保障方面,扩大城乡

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

材料二2009年至2013年冬季,我国商品房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但到了2014年,情况发生了逆转。截止2014年9月份,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显示,100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连续下跌。

(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水平”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三个方面是怎样影响居民消费的?(6分)

(2)有专家认为,现在房价下跌是理性回归。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该观点的合理性。(4分)

 

(1)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增加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②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建设保障性住房,有利于提高消费者消费的信心。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社会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收入差距变小,总体消费水平就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提高,有利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每点2分,共6分) (2)①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②在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作用下,2008年至2013房价持续上涨,远远高于价值;随着住房供应量的大幅上升及国家保障房等政策的实施,高涨的房价开始回落,这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房价的理性回归实际上就是房价越来向价值靠近。(每点2分,共4分。价值规律答出内容或表现形式皆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收入影响消费水平”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的三个方面是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收入影响消费水平”这一答题限定范围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即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以及社会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的三个方面,找出关键性语句,以进一步明确答题的思路。本题材料中“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启示学生可从当前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扩大城乡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启示学生可从未来收入预期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启示学生可从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方面去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现在房价下跌是理性回归”专家这一观点的合理性。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价值规律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设问中有关专家的观点,设问中“现在房价下跌是理性回归”的观点,说明的是商品房价格的下跌正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商品的价格因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上下波动,但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不可能脱离价值无限的上涨或下降。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以及价值规律等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草根经济”是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体,广泛存在于区县、街道、社区、乡村,是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草根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

①方便人民生活,有利于扩大就业

②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③对城乡共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④有利于加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③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①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③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④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历史事件留给我们一个历史性结论要国强民富,长治久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由是(   )

①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②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④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

A.生产和分配    B.分配和交换    C.分配和消费    D.交换和消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